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高考 - 高考模拟题辅导 - 高考化学习题 - 正文
[复习大纲]中学化学实验操作十大关系
来源:2exam.com整理 2006-11-18 【字体:小 大】

  现行中学化学实验的知识分散在教材的各章之中,知识的分布比较零散,无系统,难记忆。为帮助同学们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,提高复习效率,特将现行教材中的化学实验操作归纳为十大关系,以供大家复习时参考。

一、先后关系 
  1、制备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,加药品时应先放固体,后加液体。
  2、拆除装置时,先把导气管撤出液面,后熄灭火源。
  3、用H2、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。停止实验时应先熄灯,后停止通气。
  4、点燃可燃性气体时,先验纯后点燃。
  5、除杂质气体时,一般先除有有毒气体,后除其它气体,最后除水蒸气。
  6、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,应先给整个试管预热,后集中火力加热装有药品的部位。
  7、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,应先迅速用布或纸拭去,然后用大量水冲洗,最后涂上质量分数约为3%的小苏打溶液。
  8、配制银氨溶液时,应先取稀AgNO3溶液,然后慢慢滴加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消失为止。
  9、制备Fe(OH)3胶体时,先将蒸镏水加热至沸,然后滴入饱和FeCl3溶液,继续加热至溶液显红褐色后即可。
  10、制备硅酸溶胶时,先注入5~10mL1mol/LHCl,后加1mL水玻璃,然后用力振荡。
  11、制备溴苯时,应先加入苯,再加溴,最后加入少量催化剂铁屑(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)。
  12、制备硝基苯时,先加入浓硝酸,再加浓硫酸,摇匀,冷却到50~60℃,然后慢慢滴入1mL苯,最后放在60℃的水浴中即可。
  
二、浓稀关系
  1、制氢气时,用稀HCl或稀H2SO4与锌反应。
  2、制氯气时用浓HCl和二氧化锰共热。
  3、制氯化氢气体时,用浓H2SO4与食盐共热。
  4、制二氧化碳气体时,用稀HCl与大理石反应。
  5、制硫化氢气体时,用稀HCl或稀H2SO4与硫化亚铁反应。
  6、制二氧化硫气体时,用浓H2SO4与亚硫酸钠反应。
  7、制二氧化氮气体时,用浓HNO3与铜反应;而制一氧化氮时则用稀HNO3与铜反应。
  8、制乙烯、硝基苯、苯磺酸,酯化反应、蔗糖脱水,都要用浓H2SO4;而酯的水解、糖类的水解则要用稀H2SO4。

三、左右关系 
  1、使用托盘天平左盘放称量物,右盘放砝码,即左物右码;游码刻度从左到右,读数时读其左边刻度。
  2、调整天平时,左边轻时,平衡螺母向左旋,右边轻时,平衡螺母向右旋。3、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在左,收集装置在右,气体流动的方向从左到右。
  4、组装仪器时先低后高,从左到右将各部分联成一个整体,拆卸仪器时顺序则相反。
  5、中和滴定操作时,左手控制旋塞,右手摇动锥形瓶,即左塞右瓶。
  6、用移液管取液时,右手持移液管,左手拿洗耳球。
 
四、上下关系
  1、玻璃仪器中的“零刻度”:滴定管在上方,量筒、烧杯、刻度试管等的起始刻度在下方,但并无零刻度。
  2、容量瓶、移液管等的刻度线在上方(只有一刻度线)。
  3、冷凝管中,水流方向为下进上出。
  4、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:若气体的式量大于29,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;若气体的式量小于29,则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。
  5、分液操作时,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边流出,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面倒出。
  6、使用长颈漏斗时,漏斗的底部应插入液面以下,而使用分液漏斗不必插入液面以下。
  7、进行石油等物质的分馏时,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液面之上且位于支管口附近;而制乙烯等需要测量、控制反应物温度的实验时,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液面之下。
  
五、大小关系
  1、称量时,先估计称量物大概质量,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,再调游码。
  2、使用温度计、量筒、容量瓶、滴定管等,都要注意量程的大小。如制乙烯温度为170℃,就不能使用100℃的温度计;量取8.5mL液体时,就应该使用10mL量筒。
  3、干燥气体或除杂质气体时,气流的方向应大端进小端出,即大进小出。
  4、固体药品应保存在广口瓶中,而液体试剂则应该保存于细口瓶中。
  5、取用药品时,应严格按照实验说明的规定用量,如未注明用量,应该取用最少量,即液体只取1~2mL,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;但除杂质时,所加试剂都应过量,因此,由此引入的新的杂质应设法除去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